附件1: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时间:2023-04-21浏览:10



附件1

构建“教创演研”一体化的拔尖音乐人才培养体系

教学成果报告





一、成果简介

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于1927年,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建校95年来,秉承“养成音乐专门人才,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的办学宗旨,保持办学的先进性与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以来,上音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命题,聚焦拔尖创新音乐人才培养,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笔墨当随时代”,推出了以“教学”为核心、“创作”为牵引、“表演”为检验、“研究”为凝练的“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2011年,上音在本科教学改革中首次提出“实践教学完全模式”方案,此后持续深化改革。至2017年进入国家首批“双一流”后,进一步巩固强化、推广应用,最终形成了“教学与表演”融通、“经典与原创”齐驱、“课堂与舞台”联动、“研究与实践”互补的“教创演研一体化”的完整体系。在该体系的支撑下,近10年来优秀学生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德国ARD音乐比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高等第奖项2200余项,文化传承创新与服务社会水平大幅提升。

该体系聚焦拔尖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有效打通了长期以来音乐专业教育中教学与创作、表演、研究之间存在的梗阻。以往音乐创作与教学关联度较低,“课堂-舞台”缺乏联动,科研反哺教学不足。此外,师生教学、创作、表演、研究等缺少对一流全真舞台空间与设施的真实体验与实战检验。具体而言,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 解决了音乐创作与教学关联不足、中国特色与原创比例不足的难题。以往音乐创作多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缺乏教学内涵。同时,专业音乐教学体系目前仍以西方语境为主,西方曲目占比较高,特别是中国原创作品融入教学不足,学生较难获得音乐“母语”滋养。

2. 解决了课堂教学内容与舞台实践之间脱节的难题。实践教学是检验专业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但在传统的音乐教学当中,主要教学阵地在琴房,忽视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系统化、一体化。原有教学方式中“一对一”“多对一”的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过于注重单项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提升,但往往忽略专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拓展。

3. 解决了音乐研究联系教学、创作、表演实际不足的难题。以往音乐研究简单套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使本应偏重实践检验的创作、表演、评论理论研究比重减少,缺少问题导向、理论抽离实践,特别是研究成果无法有效反哺教学。

二、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主要方法

1. 原创植入教学,实现“以创促教”:以教学为核心抓好“最初一公里”,坚持将原创作品植入教学体系,构建“创作-教学”闭环。从源头抓创作,做好制度保障。学院实施创作委约机制,逐步实现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的自由创作向“教学导向”“时代需要”“注重探索”的有组织地创作的转变,重点关注原创作品到专业教材的转化。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重点关注师生原创作品的成果归纳与总结,把师生原创优先选入专业课程教材,形成原创作品反哺教学闭环。配置院级课程教材专项建设经费,以长三角教材推广基地为依托实现精品教材的广泛运用。

2. 教学与表演融通,实现“以演促教”:围绕夯实人才培养内涵基础,通过实践课程设计和实施,推动“实践-教学”融合,达成“实践-教学-实践”的螺旋式上升。2011年,颁布《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及实施细则》,将实践教学正式纳入本科教学体系,总学分占比20%-25%左右,原创作品曲目排演占实践教学总学分50%及以上比例。配套开设《演奏演唱实践》《民乐经典作品解析》等十余门舞台表演精品课程,加强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融合度。首创“双实践周”项目,在舞台排练过程中以新作困难片段与相近风格经典作品相结合实施现场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和积累,实现从课堂到舞台的无缝衔接。

3. 搭建学科平台,实现“以研促教”:打通科研到教学的“最后一公里”,通过高水平学术和实体平台建设,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研究成果演化为教学手段,实现“研究-教学”互补。创设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音乐艺术研究院等学术平台,以中国音乐史学、中国现当代作曲体系、少数民族器乐研究、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等研究领域的国家重大哲社项目为牵引,构建中国音乐研究体系,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创办“百川奖作曲比赛”“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等重大艺术赛事平台,通过高水平赛事加强教学、创作、表演研究。依托国际一流的上音歌剧院,打造高水平综合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此为牵引,打造沉浸式课堂,大幅提升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提供的全真氛围,推动“教创演研一体”的教育综合改革。

本体系基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认识,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一致性,着力搭建各环节之间的桥梁,进一步打通“创-演”“演-研”“研-创”的双向互通关系,同时,配套实施“顶培计划”,以赛事综合检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在世界一流舞台与高水平同行同台竞技,不断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三、成果的创新点

1. 理念创新,聚焦拔尖

一是聚焦拔尖人才培养总目标,将“教创演研”贯穿“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全过程,统一于音乐创作、音乐理论、音乐表演、音乐应用四大领域,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和国际视野。二是创新形成三位一体的复合型课程体系。以上音传统优势专业主干课为核心,以高水平专业基础课为根本,以综合素养通识课为底蕴,形成三位一体的复合型课程体系,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关键支撑。三是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标准,将谱写中国风格作品、展现中国气派表演、开展中国特色研究与教学工作统合起来,使学生既能够滋养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又能充分吸收世界文明的进步成果。

  1. 机制创新,交叉联动

一是实施创作委约机制,通过重大题材创作规划与定向委约、横向课题相结合,以该机制推动创作到教材转化,从委约之始就将创作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二是发展教学实践、艺术实践、社会实践统合机制,以上音歌剧院为重要平台,以“原创+经典”剧目为载体,配套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形成完整的全方位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改革真正落地实施,实现实践和教学的有机结合。三是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机制,把一批解决新时代音乐艺术发展的重大哲社课题与教学结合起来,带着问题研究,真正把解决理论难题与推动教学革新统合起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和育人优势。

  1. 路径创新,加强融合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以拔尖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通过教育深化改革实现新作排演与课堂教学互补相融,引导学术研究与教学方法的高度完整契合。二是优化培养方案,全过程串联创作、实践、研究、教学,根据教学需求与时代要求开展有目的的创作、高水平的实践、有组织的科研,最终实现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三是联动平台建设,通过高研院、音研院、歌剧院三大平台的建设,推动音乐理论与表演理论研究相结合,统筹实施教学改革。最终形成肇始于创作、呈现于实践、总结于研究、功成于教学的螺旋式上升的人才培养新范式。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 出人才

十年来共有优秀学生2200余人次获国内外比赛奖项,其中首奖比例超过1/3,代表中国在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德国ARD音乐比赛等世界顶尖音乐赛事中摘金夺银;杜韵先后获普利策奖、古根海姆奖、格莱美奖(提名);沈叶成为全球最顶尖的德国大熊出版社成立300年来首位华人签约作曲家。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9%,为国内外一流乐团培养百余位首席音乐家,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专业教师与管理骨干。

50人次担任国际一流比赛评委,百余人受聘世界顶尖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与国际著名院团主要演员,约占教师比例1/3

  1. 出作品

《一江春水》《汤显祖》《丝路追梦》《海上音》等一批原创精品登上悉尼歌剧院等世界顶尖舞台,应邀参加12个国家国事访问文艺演出,传播“中国声音”。

《一路走来》《向往》《血战湘江》等3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古田军号》获第32届金鸡奖最佳音乐作品奖,《保重》等3部作品获评全国优秀抗疫歌曲。

《贺绿汀》《炎黄颂》《春上海1949》《康定情歌》等十余部大型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上音”黑胶唱片品牌国际出版。

出版《中国音乐百年经典》五大系列、《宋代音乐研究大系》《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16首》等专著;主办《音乐中国》《亚欧音乐研究》英文国际期刊;《敦煌古谱研究》获世界民族音乐“小泉文夫”奖。

  1. 出思想

创办“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引领和构建创作、表演、研究与应用的中国音乐学科体系。

《中国音乐史学基本问题研究》《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等7项基础理论研究获国家重大社科与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解决学科前沿问题。

倡导成立“中国红色音乐文化育人联盟”,上音“音乐党课”成为上海市首批示范党课,“音乐思政”系列特色成果形成广泛影响。

成立“长三角音乐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联盟”,为国家战略提供文化支撑;在全国两会提出“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议案,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1. 出标准

办“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为国际声乐比赛制定中国艺术歌曲标准

研制《“音乐与舞蹈学”国际同行评估指标》,成立国际艺术家咨询委员会,提出国际学科评价“中国方案”。

编撰完成普通高中《音乐》教材(共12册),成为上海市第一套通过教育部评审的全国发行高中《音乐》教材。

建成世界一流的上音歌剧院,开创“上音主体,文教结合,学术高地,市场运营”创新模式,牵引拔尖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改革。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