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海音乐学院在国内率先创建了“音乐工程系”,并设立了“音乐科技”、“录音艺术”与“音乐设计与制作”三位一体型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以国际通用专业标准为基准,通过11年的建设与发展,业已成为国内该学科领域的标杆,其学科建设理念、教学计划、人才培养、实验与实践体系等方面,已成为国内其他高校相关学科建设的模板。
《应用作曲系列课程》是本学科重点主干课程,其设计理念有别于传统音乐学科中的“传统作曲”系列课程,强调音乐与科技融合的时代性、前瞻性、以及跨领域交叉的应用时效性。该系列课程中,兼容东西方音乐传统、打通学院与社会应用的鸿沟、兼容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其设计理念、教学与实践结合之方法、以及教学成果,在国内独树一帜。部分通过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创新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展出,并获得了诸多国际奖项和广泛的关注。
《应用作曲系列课程》自2003年开设至今,已有11年。该课程依据音乐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特征,为使学生具备艺术创新能力及应用创作技术而量身定制。作为本学科重点专业课程,在历年授课期间,本课题组的教师在教学中积累并总结相关经验,探索与专业课相适应的教学改革,结合课程实践,产生了大量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多次获得国内外的重要奖项。为了更好的对课程内容与实践进行探索与建设,课程组还开创性地举办首场交互式电子音乐会“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暨2006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主题音乐会)、高质量完成上海世博会4个主题场馆的音乐总体设计与制作、创意策划制作了首届上海电子艺术节开幕式音乐会(“感动”新视觉音乐会)、创作并策划首演“城市之光——交响动画音乐会”等。此外,针对课程的教学情况,还定期举办每年一度的学生作品音乐会,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教学创作实践及社会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在此期间,课题组师生获得了诸多奖项,如2007上海市育才奖、全国第十一届音乐作品评奖一等奖、许常惠国际音乐创作奖首奖、2008中国青少年数字创意行动活动二等奖、上海之春圣卡罗杯全国钢琴作品比赛二等奖、2008奥林匹克数码艺术大展数码原创音乐类铜奖等。在此基础上,《应用作曲》课程于2011年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
作为上海市教委的重点课程,课题组教师通过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与教材编写、课程实验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等方面来实施,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应用作曲”课程体系。同时,通过一系列措施更进一步完善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与创作:如跨媒体跨学科的舞台艺术创新、与世界级院校应用作曲相关课程的教学交流、连续4届举办国际性的“电子音乐及应用音乐教学研讨会”、举办课程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等,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如:课程教学成果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作品比赛最佳作品奖”(全国最高奖)、 “2011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完成重大创作型社会实践项目10余项、国内外重要艺术节发布20余部原创作品、发表论文5篇等,自2006年以来,课题组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教师还承办了“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等重大项目,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
\